首頁>最新消息

新聞消息

  • 2804 2022

    業者籲儲能設備與綠能雙軌並進

    記者 陳逸格 報導 | 文章、圖片出處 工商時報台灣倡議非核家園、能源轉型,但儲能的配套措施尚未跟上腳步。儲能系統建置廠-利佳興業表示,台灣要跟隨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從台灣本島要達到碳中和目標相當困難,應該考慮從離島全綠能做起。離島的微電網本來就跟台灣本島的電網是分開的,可以預測所需要的發電量及用電量,進一步估算所需要的儲能量,就可逐年減少柴油發電,例如金門已經是低碳島,如果能做到100%綠電,將經驗複製到其他離島,進而到本島部分區域,屆時再談發展台灣內需就順水推舟。業者也呼籲政府,無論從短中長期來看,在力推綠能同時,更要幫襯發展儲能。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界定的儲能設備,包含儲能組件、電力轉換及電能管理系統等,正對應著三項核心:一、電池芯與BMS。二、PCS。三、SI+EMS(系統整合)。行...

  • 0704 2022

    沒有太陽仍能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記者 Kin Li / 報導 | 文章、圖片出處 Qooah.com YAHOO奇摩新聞 電池的發明於 1800年,但是至今為止,就算有太陽能電池的存在,在夜間的地球上約有多達7.5億人無法獲得電力。雖然太陽能電池可以在白天提供電力,但為以後使用保存能量則需要大量的電池儲存。 這個問題困擾至今,直到最近,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彷彿摸到了那一道光,一位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應用物理類國際頂級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裡發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一種光伏電池,它可以白天和晚上都從環境中獲取能量並完全避免了對電池的依賴。 該設備主要是利用從地球漏回太空的熱量,也就是地面輻射所產生的熱量而運行的,這個能量跟進入的太陽輻射處於同一級的能量。在夜晚太...

  • 0604 2022

    太陽能風電 擁政策利多

    記者 魏興中 / 報導 | 文章、圖片出處 經濟日報 隨著環保議題成為全球顯學,且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已經公布,使得「碳中和」成為市場熱議焦點。法人指出,台灣投入9,000億元預算,力促2050年淨零排放達標,包括重電設備、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族群將成為「碳中和」趨勢下的主要受惠者。法人指出,政府規劃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60%-70%、氫能占9%-12%、化石燃料(火力)則由2021年的83%降至20%-27%,再生能源占比提升主要依賴太陽能與風電。事實上,2021年再生能源占台灣總發電量僅約6%,較2020年的5.4%小幅提升,但相較於2025年的20%占比目標,達成率仍明顯落後。法人指出,在疫情擴散的干擾下,截至2021年底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為237MW,遠落後於原規劃的2...

  • 0404 2022

    太陽能業 搶攻漁電共生

    記者 袁顥庭 / 報導 | 文章、圖片出處 工商時報 今年台灣太陽能光電裝置目標上看3.5GW,不過大型地面電廠土地取得不易,因此漁電共生案成為太陽能廠商積極搶進的市場。太陽能廠商不僅積極拓展魚塭以及室內養殖,甚至和水產養殖業者合作,共同經營養殖案場,預期今年、明年會有大量的漁電共生併網開出。聯合再生和茂迪今年都宣示進軍太陽能系統業務,聯合再生表示,將自行開發約100MW的漁電共生太陽能案場,並於地層下陷地區及不利耕作農地開發約200MW左右的太陽能案場。茂迪指出,今年一大重點是漁電共生,手上案場超過30MW、目前正在進行當中,預計在未來一年時間逐漸併網,另外針對養殖這一部分也會當作事業部經營,從源頭的種苗,無毒種苗培育,飼料、養殖、加工、通路都有完整的佈局。茂迪去年併網累計裝置量約3...

  • 3003 2022

    漁電共生太陽能 金援來了

    記者 楊筱筠、吳秉鍇 / 報導 | 文章出處 經濟日報 兩大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雙雙挺進台南。永豐金子公司永豐銀行以及國票金(2889)子公司國際票券昨(29)日不約而同分別宣布,各統籌主辦位於台南七股以及台南麻豆的漁電共生聯貸案,金額分別為82億元以及75億元,都為160MW(百萬瓦)電廠,其中永豐銀並喊出太陽能光電融資三年拚千億。 永豐銀昨宣布,太陽能光電融資餘額要在三年內擴增至千億元以上,也就是2024年挑戰千億元規模。永豐銀統計,去年底餘額已經達600億元,目前位居全台第一。永豐銀指出,已經攜手產業發展多元綠電解決方案以活化土地運用,包括屋頂型、地面型、水面型或校園風雨操場等,近期則投入發展漁電共生;自2019年起籌組大型太陽能光電廠聯貸案,迄今已主辦15件、累計金額達...

  • 2903 2022

    陸太陽能廠赴東南亞洗產地避關稅?美商務部發動調查

    記者 葉亭均/報導 | 文章出處 經濟日報美國商務部表示,將調查中國大陸太陽能製造業者是否把零組件運往東南亞四個國家,組裝後再把成品運往美國,藉此規避太陽能關稅。華爾街日報報導,調查的結果可能導致美國會對在柬埔寨、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經營的中國大陸公司所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和模組課徵高額關稅。美國商務部表示,啟動這項調查是順應加州太陽能模組業者Auxin Sola的請求,該公司說,大陸太陽能業者透過把生產轉移到鄰國的方式,讓自家的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規避關稅。如果商務部的調查證實上述指控內容,那麼太陽能關稅可能擴大至涵蓋在柬埔寨、大馬、越南等國使用來自中國大陸零組件製成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適用時間回溯至28日,也就是啟動調查之時。這項調查可能衝擊大幅仰賴亞洲太陽能面板的美國業者。代表風力、太陽能...

1 2 3 4 5 6